這篇文章完整的展現黃董的個人特質,提供大家參考! 

 

 

2012-12-26 19:27來源:《東方潮》

 

鮮活果汁工業(昆山)有限公司董事長黃國晃(資料圖)

 

    “一般人以為光靠聰明才智就可以有很好的成就。這種想法其實只對了一半,因為人們大都忽略了:所謂聰明才智,在發展或驗證某種想法時,還是不能缺少嚴謹不懈的努力。” 

 

----黃國晃

 

開創事業的第一春

 

    現任鮮活果汁工業(昆山)有限公司董事長的黃國晃出生於上世紀60年代,生長在臺灣一個普通家庭。1983年,黃國晃按照慣例服完兵役,開了一家小小的雜貨舖。當時的臺灣還沒有超市一説,小型的雜貨舖濃縮了所有居家市民柴米油鹽的需求。然而,同類型的雜貨舖在同區就有兩百多家,對於初涉商海的黃國晃來説,即使是這樣的雜貨舖也無法經營好,與同區兩百多家同類店舖相比,他的營業額是最低的。

 

    面對人生的第一個挫折,年輕的黃國晃並沒有氣餒,他獨自走街串巷,吸取那些成功商鋪的經驗;駕車去遙遠的山區進貨,以極低的價格將商品賣出;攢錢買了一台小小的錄音機,錄下口述的廣告,大街小巷的播放,來吸引更多的顧客……黃國晃堅信,只要找到正確的方法並持之以恒,總會獲得成功。終於,三年過去了,小小的雜貨舖顧客盈門,營業額在同區同類商鋪中排行第一。

 

從商人走向教育者之路

 

    然而,初涉商海的小小成功並未讓黃國晃對從商産生更大的野心,因為父母的再三建議,他聽從安排,將店舖交給親戚經營,自己則進入一間中學,成為了一名高中語文教師。如何適應和融入新的身份和環境,進而做得更好,是角色的轉變帶來的一個既新且舊的問題。

 

    當時,學校裏有很多資深的教師,黃國晃虛心地向他們請教教學方法。做教師,他始終遵循著“一比三”的模式,那就是課堂上講課一分鐘,課前會花上三分鐘時間準備。他找出久已不用的那臺小錄音機,將自己模擬上課的聲音錄下,反覆的聆聽,反覆的修改。他還會照著鏡子模擬講課的神情、儀態,務必使自己達到最好的狀態。

 

    黃國晃至今還清晰地記得,第一次走上講臺,在他轉身寫板書時,背後的學生們竊竊私語,他一下子就喊出了“搗蛋分子”的名字。原來,早在正式上課之前,他早已背熟了座位表,請教過老前輩哪些是班裏的“小調皮”,甚至還現場踩過幾次點,觀察學生們上其他課的情況,對於班裏的這點小“敵情”,當然已經了若指掌了。這下可把學生們鎮住了,從此再也不敢在他的課上搗蛋。

 

    漸漸地,黃國晃出色的口才和淵博的學識吸引了學生們,他們不僅不會在課上分神,甚至課間休息的時間也申請放棄,原因只有一個,希望多聽幾分鐘黃老師的講課。又過了幾個月,黃國晃的大名傳遍整個學校,連隔壁班的同學也紛紛向校方要求請黃國晃前來授課。兩年時間,黃國晃早已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。

 

    如果不是朋友的遊説和邀約,或許黃國晃會留在菁菁校園,做一輩子的教書匠,因為他本就是個平和、質樸的人。可是,在這時候,人生為他打開了另一道門。

 

展開食品銷售的樂章

    在那個時期,臺灣的各行各業開始興起,食品的銷售和製造逐漸分離,朋友邀請黃國晃一起加入食品銷售行業。從小業主到教師,從教師到銷售,黃國晃又一次面臨人生的轉變和挑戰,不過,當時的黃國晃沒有想到自己會在這條路上一直走下去,並走上康莊大道,走向海峽對岸。

    初次嘗試食品銷售的黃國晃又拿出老法寶,虛心向那些知名品牌的資深銷售人員請教。那時,口香糖、飲料等食品已在臺灣遍地開花,銷售市場已經做得相當成熟。當時他所在的臺中區食品公司,要求所有銷售人員完成定額任務,並要攻下幾個銷售點。為了了解銷售點的基本情況,黃國晃來到其中一個銷售點做義工,每天早上為他們義務服務。因為自己本身經營過雜貨舖,對於一個店舖早晨所需要做的工作實在太清楚不過。掃地、擦桌子、搬貨……他打定主意任勞任怨服務一個月,結果,一個禮拜不到,店舖老闆就被他的真誠所感動,簽下一張很大的訂單——店舖裏週年慶所需要的貨物基本都由他提供。感激之餘,黃國晃卻依然不忘為客戶著想,他發覺該店舖的倉庫太小,週年慶所需貨物又太多,根本無法容納,主動提出先送三分之一的貨物,在店慶期間,每天為該店舖補貨。黃國晃説:“那時,我對所有的客戶及他們家庭成員的喜好、習慣了若指掌,甚至他們寵物的喜好,我也一清二楚……”就這樣,他用自己的真誠、熱情、勤奮,博得了一個又一個客戶的信任和支援。很快,黃國晃成為銷售人員中的佼佼者,並且榮升銷售經理。

     經歷人生的安逸期

    1990年,將黃國晃帶入食品銷售行業的朋友離職了,他的食品銷售生涯也告一段落。“男怕入錯行。女怕嫁錯郎”,黃國晃開始思考自己的未來,拼搏了那麼久,他渴望安定舒適的生活。在這個時候,臺灣的股票跌至最低點,證券行業開始起步,他進入了朋友開的證券公司。黃國晃自嘲説:“曾經一直做苦力,自從進入證券行業,成天西裝領帶,觥籌交錯,十分愜意。當時的環境也確實非常理想,最繁榮的時候,僅僅一個上午,我的領帶夾就被證券交易大廳攢動的人群擠掉過三個之多……”

    然而,黃國晃也清醒的知道,繁榮過後是寂寥,他在股票一萬點時及時抽身而退,在臺灣創建了鮮活實業有限公司,研發各種蒟蒻衍生食材,曾榮獲臺灣有關當局的補助。經過努力和發展,現已成為臺灣倣生食品最大的廠家。

    一步一腳印走出來的新事業

    早在1987年,黃國晃就曾來昆山考察過市場,看準了大陸的商機,並做出重大決定:來大陸發展。在以後的幾年時間裏,他不停地奔波于海峽兩岸,終於在1998年正式成立鮮活實業(昆山)食品有限公司。發展到今年,其産品“鮮活果汁”即將上市。

    如果説近年來網路企業是依靠科技發展的話,那麼傳統企業大部分是靠對市場的準確性把握來發展壯大。市場二字雖寫來簡單,但在把握方向這個至關重要的節點上,胸有成竹的人卻並不多。如何才能真正摸到市場的脈門進而保持企業的順利發展,類似眾多問題,始終身處市場一線不失為一個重要的入門方法。

    經過多年的歷練,黃國晃已成為一位真正用實踐去探索市場規律,了解市場運作,在市場中摸爬滾打出來的企業家。他的成功秘訣就是始終跑在市場第一線,充分了解市場需求而做出最恰當的決策。

    1998年,鮮活食業(昆山)食品有限公司成立之初,37歲的黃國晃帶領著太太、兩名財務人員等屈指可數的幾個工作人員,靠著借款,以批量低價生産果汁起步。“剛開始,想的僅僅是怎麼活下去……精簡人力,解決溫飽。”黃國晃先生如是説。對於一個總經理,這份堅忍並非易事,但他挺過來了。

    就這樣,“鮮活果汁”熬過最初的艱難歲月,開始有了起色。黃國晃立即拿出有限的資金投入産品研發,增加産品的種類。可是,由於貨源的不同,有些果汁的口味與臺灣産的果汁有所不同,這讓黃國晃十分困擾。幸而,客戶對此並未深究,他們更在意的是價格。而黃國晃卻不能就此釋懷,他繼續加大科研力度,不僅在口味上做調整,也在食品品質上下工夫,同時吸納人才,購買先進機器設備,全方位提升工廠實力。

    “我們會明白大環境,找出對應模式,重新認識、熟悉、融入、打造出冠軍團隊,精確地執行每一個行動準則。”黃國晃説。

    “直覺”是制勝法寶

     在鮮活果汁品質逐漸與市場接軌的同時,黃國晃不單引進乳化技術,對相關工作的ERP系統、供應鏈管理也逐步導入,實行生産技術與管理工作“兩手抓”的決策。在公司成立的12年中,公司的生産技術、銷售業績、人員隊伍都在突飛猛進的增長著,這是黃國晃最欣慰的事。

    黃國晃認為,對於市場的實踐和了解,並由此生成的“直覺”,遠比理論家空談的所謂“藍海”更有價值。他的每一次決策,就是依賴於這些“一線資訊”而生成的“直覺”。這種在實踐中長期積累逐漸形成的“直覺”,成為黃國晃在中國飲料界制勝的法寶。

    現在,由黃國晃督陣的“鮮活果汁”已經在市場上站穩了腳跟。2010年6月,公司正式申請上市,交易編號也已拿到。憑著黃國晃對一線市場的熟稔和勤奮、堅韌的習慣,“鮮活果汁”的每一步發展都腳踏實地,與市場的發展緊密合拍。了解需求,緊抓市場,從親身的經驗中總結判斷,這也是“鮮活果汁”能夠在海峽兩岸多如牛毛的飲料行業脫穎而出的根本秘訣。(徐穹)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ceto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