$Tesla Motors Inc(TSLA)$ 股東大會的一些信息:
1、歐洲6月裝船,7月交付,亞洲要到4季度。
2、按照現在的需求水平估計是每年40000輛。
3、本月20號會公告充電比加油快,並有一個演示。
4、Tesla現在擁有現金$760,000,000
5、Model X的鷗翼門打開所需要的空間比拉開門要小的多,並且有傳感器保證不會撞到房頂或者壓倒手指。
6、2014-2015 Model s&x 會有4驅版本。
7、2016年結束推出Gen 3,有望帶一個自動駕駛儀。
8、因為量大便宜,Gen 3設定的毛利率會低於25%。
9、考慮對口碑傳播推薦朋友購買的Tesla車主給予一定的獎勵。
10、一個平台使用大約7年,每隔6-7年進行重大的重新設計並每隔3年刷新。
11、談到在得州和北卡的失敗,Elon動了感情掉了眼淚,他認為這是民主的失敗。
12、SuperCharger可以進一步的提速,120kw也不是終點。
13、Elon認為電動車的主要風險在於可負擔性,所以他致力於推出比現價便宜一半的車型。
14、SuperCharger的租地的成本很低,因為可以給休息區的經營者帶來高端客戶。建設一個SuperCharger需要初始的資本開支,後續維護成本迅速下降,長期非常低。
揭開Tesla「注水」財報:靠賣車仍未盈利
車雲網2013年6月6日報導 最近,Tesla被捧上了天。
伴隨著十年來的首次盈利和ModelS銷量超預期,Tesla股價觸及110美元高位、市值達到120億美元,提前9年還清聯邦政府貸款,並接連佔領各大汽車、財經、科技媒體的頭版頭條。
浮華過後,迎來的卻是Tesla股價跳水,四個交易日累積跌幅17.31%,背後隱憂也漸漸暴露出來。
Tesla盈利不靠賣車靠賣「碳」
根據Tesla一季度財報,公司收入由去年同期的3010萬美元暴增至5.6億美元,每股收益13美分。1120萬美元的淨利潤像一捧清泉,救活了已經乾渴十年的Tesla。
但是在仔細觀察後,車雲發現在這份扭虧為盈的財報中,汽車零排放指標(ZEV)的銷售收入高達6800萬美元,佔到總收入的12%。ZEV指的是加州政府授予的碳排放額度,因為Model S本身不產生碳排放,所以Tesla可以將這些額度出售給其他車企獲得收入。
如果減去賣碳排放額度的收入,單純依靠出售Model S的利潤,Tesla一季度依舊處於虧損狀態。而顯然,賣車才是Tesla全部業務的核心。
美國高德納諮詢公司(Gartner)分析師蒂洛科斯洛夫斯基(Thilo Koslowski)在接受《洛杉磯時報》採訪時曾經表示:通過出售碳排放額度,Tesla可以從每輛車上獲得最高35000美元的收入。這樣算下來,實際上是其他車企在補貼Tesla。
Tesla一季度財報中的6800萬美元收入
賬目明細中1700萬美元的「其他收入」也十分引人注意,據美國汽車媒體Green Car Reports報導,這是Tesla通過出售額外的溫室氣體指標(Greenhouse Gas emission credits)獲得的收入。
此外,Tesla還因為日元貶值從電池合作方松下身上賺取640萬美元的匯率差價,以及提前償還美國能源部的貸款獲得了1070萬美元的衍生品收益。
如此一來,Tesla第一季度1120萬美元的淨利潤就顯得有點微不足道了。
Tesla一季度財報中1700萬美元其他收入
這樣依靠補貼的財政狀況讓人不由聯想到美國的光伏產業。2011年,美國太陽能電池板製造商Solyndra宣告破產。這家和Tesla一樣享受過ATVM低息貸款計劃的企業,終究因為太過依賴於整體經濟和政府財政狀況而倒在了「補貼」之上。
25%毛利率目標完成困難
一季度財報顯示,Tesla毛利率達到了17%。但Musk並不滿足,在剛剛結束的「D11」論壇上,這位頗具傳奇色彩的CEO表示2013年底要實現25%的毛利率,並且這個數字將不包括數額巨大的ZEV補貼。
「這個目標實現起來將會非常困難。」摩根大通汽車行業分析師萊恩布林克曼(RyanBrinkman)指出:雖然一季度Tesla的毛利率達到17%,但是在扣除碳排放額度補貼之後,毛利率只有5.7%。要用三個季度時間實現接近20%的毛利率增長,形勢非常嚴峻。
問題1:銷量突破難
從銷量角度來看,Tesla給自己定下的目標是今年美國市場銷售21000輛。從目前的情況來看,如果說一季度4900輛的銷售量沒有透支未來需求的話,21000輛的年銷售目標還是可以實現的。但問題在於,後三季度銷量較一季度並無明顯突破。
另外,Tesla ModelS定位高端市場。因為產品售價不菲,這一市場相對較小。一季度,與Model S相同定位的奔馳S級和寶馬7系在美國市場銷量分別只有3077輛和2338輛。
並且,擴展市場對Tesla來說也存在瓶頸。因為其他國家並不會為其提供高額的政府補貼。以中國市場為例,工信部副部長蘇波去年就明確表示:進口電動車在國內將不享受補貼待遇。如果真是這樣,Model S高達百萬的售價將為消費者設置極高的門檻。
同時,渠道問題也給Tesla帶來很大的麻煩。例如五月中旬北卡羅來納州正式出台的一項法律:「禁止Tesla以任何方式向該地區銷售和出租汽車,甚至包括發送郵件。」這直接掐斷了Tesla「城市體驗站」到網絡直營的銷售模式。
還有一點值得注意,雖然Tesla在美國市場推出了融資計劃,並宣稱最低580元美元的擁有成本,但實際上消費者每月還貸遠超過這一數額。Tesla 把每月駕駛Model S省去的油費,堵車時間都換算成了現金。噱頭終究不能拉動銷量。綜合以上幾方面來看,Tesla想在短時間內實現銷量的突破非常困難。
問題2:成本控制難
既然銷量短時間內不能迅速提高,如果能夠極力削減成本也不失為另一個選擇。Model S生產中的最大成本支出是電池,從Tesla首款車型Roadster到Model S,電池成本下降了三成。如此大幅的下降主要是因為Model S採用了松下18650型NCA電池,這種三元電池較之前Roadster使用的鈷酸鋰電池成本降低不少。
麥肯錫諮詢公司曾經預測:到2025年,電動車鋰電池成本可能下跌70%。但短時間內想要讓同款電池成本大幅下降卻比較不切實際。
Tesla最近需要花錢的地方還有很多,比如擴建「超級充電樁」網絡。按照Musk的意思,「超級充電樁」要在2014年達到200個,覆蓋美國和加拿大的全部人口。而現在投入使用的只有9個。雖然有Musk的另一家公司Solar City做支援,但這些「超級充電樁」的佈局也將至少花費2000到3000萬美元。
另外,Tesla的經營成本也將不斷提高。今年預計新開20家「城市體驗站」、提高產能擴充人才團隊、品牌的推廣等都需要花費。從這個些角度來看,Tesla想要依靠控制成本來實現毛利率的提升也較為困難。
Tesla在今年第一季度時表示已經通過降低工人工作時長、削減零部件成本等方式來節約開支,這一系列舉措的成果有可能在新車交付的第二、三季度財報中體現出來,但要將不計碳排放補貼後的公司毛利率提升到25%,,目前仍然是唱衰者多。不可否認,Tesla是一個非常有創意的公司,Model S也是一款革命性的產品,但除了上文提到的問題之外,如何豐富產品、完善銷售渠道、如何兌現對消費者的所有承諾都是Tesla和Musk亟需解決的。
附TeslaModel股票近幾日走勢:
5月29日,下跌5.17%.收於104.63美元。
5月30日,勉強翻紅,盤中跌破100美元。
5月31日,下跌6.85%,跌破100美元,收於97.76美元。
6月3日, 下跌5.29%,盤中一度跌破90美元。
四日累積跌幅:17.31%。
留言列表